9月28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首期金融科技师(CFT)认证培训开班仪式在深圳大学科技楼主报告厅举行,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向全体学员发表热情洋溢的开班致辞并进行现场授课;深圳大学副校长徐晨、建行大学执行校长薛胜利、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林文怡分别做开场致辞;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总监金磐石为全体学员做开班授课。
越来越多有关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信息浮出水面。与此前五年的低调研发相比,今年尤其是8月以来,央行方面似乎愿意透露出更多讯息,这无疑是一种暗示,我们将迎来一场现钞变革,“数字人民币”面貌渐清晰。
地铁、超市、便利店、药店……随着应用场景愈加广泛,刷脸支付这项支付新体验正在巨头力推之下试图掀起又一次支付变革。但新生事物成长与完善尚需时间,面对人脸识别支付应用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近日再度示警,不要简单地将人脸特征作为唯一的交易验证因素,必须根据风险等级结合用户口令等其他因素进行多因素认证。
中国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实际上是跟着金融改革的步伐和金融体系使我们的金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有了一些基础和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社会发展需要我们现在运用一些科技手段,方便群众。现在银行有了产品,我们能够接受,接受度还相对比较高。在接受度比较高的前提下,我们如何做好银行和金融的基础问题?我觉得是值得思考的。
9月16日,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天津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在致辞时表示,金融网络安全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金融业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开创金融网络安全工作新局面。
目前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在金融领域重构了客户关系、业务模式、运营体系,对金融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银行的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遇到严重挑战,银行必须主动实施金融科技战略,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力求以科技激发传统金融的供给侧输出能力,进而推动银行商业模式乃至发展方式变革。
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子银行联合宣传年主办,和讯网联合主办的“论道银行数字化创新转型”2019金融科技高峰论坛于2019年9月5日至6日在成都举行。峰会为期两天,包含闭门研讨、高峰论坛、优秀创新案例展演、知名金融机构走访等丰富内容,近百家银行及金融科技企业一线从业者、学术专家齐聚一堂,共谋银行数字化创新发展之策。
9月6日消息,央行今日正式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全文)。
9月4日,杭州银行发布旗下理财子公司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杭银理财”)的人才招聘信息。事实上,中银理财、招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也在近期密集发布招聘公告。据招聘网站信息显示,有机构招聘“一把手”的最高薪资高达600万元。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团队、平台等搭建尚不成熟,短期内恐难动摇大量人才,但长期而言,理财子公司高薪吸引人才有望成为趋势。
金融科技的火热在银行半年报中再一次得到体现。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国有大行中报合计提及金融科技超过60次,而更多银行加大了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其中,平安银行上半年IT资本性支出同比增长超三成,招商银行同比增长超六成。不过在银行不断加码金融科技布局的同时,最早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数金”)却陷入净利润亏损1.67亿元的泥潭。
今年6月,中国银行全资子公司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至此四大行中拥有全资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已有三家。截至目前,已成立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0家,创办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风潮正在席卷整个银行业。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具备大展拳脚的空间,而其核心竞争力则体现在品牌声誉、存量客群、母行资源、同业影响力等方面。展望未来,金融科技市场将逐渐呈现出银行系、互联网系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但同时,各细分领域的行业集中度也在逐渐上升。
在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中,能看出持牌系金融机构成为了绝对“主角”。针对目前持牌系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体制、人才等难题,《规划》提出了一些解决之道。而在分析人士看来,持续一年多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独立潮仍将持续。